1. 主页 > AI行业 > 行业观察

更多更广!“数字人”的应用前景猜想

在高科技引领的现代社会,现实与数字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生存方式。数字人的应用前景和现实行业的结合越来越多,只要和一个行业或者场景结合,就能产生出相应的行业数字人,很难穷尽。以下只是就典型的场景展开想象。

1、情感分身

数字人和现实的这种融合的具体表现之一是情感分身。也就是通过数字技术将已故亲人的特征数据化,从而在数字空间中生成一个类似的“替身”,用以寄托亲人的思念与情感诉求。例如,上海一名大学生利用数字人技术生成了已去世的奶奶,并与之进行微信聊天;另一名外国女子则通过VR沉浸设备,与因病去世的女儿的“数字替身”进行虚拟互动等。

这些情感分身的出现,为那些遭遇不幸的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可以以假乱真的精神慰藉。

2、艺术场景

除了情感分身,数字技术还可以再现艺术场景并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通过“数字人”技术修复或重现一些经典的艺术情境或艺术角色,像清华大学的虚拟学生华智冰开启学习生涯、“AI孙燕姿”演唱会的火爆、故宫博物院通过3D沉浸技术打造“数字清明上河图”等。

这些应用不仅增加了艺术欣赏的趣味性,也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创作的现场氛围。

貂蝉数字人.jpg

文旅数字人“貂蝉”


3、文博场景

数字文旅和文博产品的打造以及城市虚拟场景导航技术的应用,也是数字人与现实融合的具体表现之一。

通过数字技术构建虚拟场景,让现实游客进入到虚拟的文旅场景中并与之互动。例如,澳大利亚艺术家杰弗里·肖曾创作互动艺术《可读的城市》,将虚拟交互设备与城市数字导航地图结合,让体验者在数字交互空间中体验某个城市的景观。在我国,数字文博、数字文旅以及城市实景导航也已经将其运用到实处,增强了游客对文创、旅游和陌生环境的数字体验感受。

4、角色创作

数字艺术场景或角色的创作也是数字人与现实融合的一个方面。通过数字技术呈现现实中不存在的想象性的艺术场景,与演员的表演结合,创造出数字化虚拟与现实结合的电影艺术场景,如好莱坞电影《阿凡达》系列以及数字游戏中的虚拟角色。

此外,数字技术还可以复制已故演员的表演,以此来制作电影,例如《流浪地球2》中数字演员“吴孟达”的演出,《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中已故“莱娅公主”的数字人等。数字人的艺术角色塑造,弥补了因制作周期漫长给电影创作带来的某些遗憾。


除了上述领域,数字人还可以提供医疗、航天、通信、探海等高精尖技术探索的虚拟仿真或危险操作。在软件程序的精准控制下,数字人可以实施微观层面的手术,帮助患者康复提供支撑数据,或进行远地轨道外的一些联机技术操作,以及在军事领域从事拆弹、侦查等高风险的作业等,帮助人类在“分身乏术”的情况下承担一些精密的实操工作。

此外,数字人还可以帮助真实的主体人承担一些辅助性活动,如线上学术交流、游戏娱乐活动等。数字分身可以同步参加多场重要学术活动,例如我国科幻电影《错位》中的主人公赵书信制造了一台和他一模一样的机器人来帮助他破解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除此之外,“微软小冰”、“华智冰”、“索菲亚”等“数字人”,已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应用场景里掌握了一些社会功能,如“小冰”创作了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索菲亚”获得沙特机器人公民资格,“华智冰”成为清华大学的虚拟研究生等。

因此,当“数字替身/分身”分享了现实主体人的部分人格时,人类群体在未来世界的生活、工作、学习是不是会有新的可能性呢?这一点显然值得期待!

本文由小熊AI网发布,不代表小熊AI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ong360.com/html/industry/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