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技术让虚拟人成本极速下降
数字人和虚拟人不能划等号,虚拟人可能通过各种数字化手段比如3D软件等来生成,它没有智能赋能,但数字人除了有其“表”,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情绪、学习、反馈、自动识别等人的智力范畴的能力。
数字人技术的出现,让虚拟人有了革命性的改变,其中成本就是一个方面。
初期,生成一个数字人,需要承担多种成本,从技术层面看,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建模、动画、渲染、合成;从人力成本上看,除了制作人员,还需要十几人的设备维护团队、IP运营团队;设备上更不用说,仅一套专业动作捕捉服装就需要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的投入。
洞见研报显示,虚拟人制作客单价在百万元以上,更高精度的虚拟人成本甚至达到千万级。
一个普通质量的3D写实数字人,仅形象建模就需要数十万,绑定动作后生成的海报,一张可以达到一两万,做一条15秒的视频可能就需要100万。
柳夜熙仅制作投入就在百万元级别,而第一条柳夜熙的短视频成本约几十万元。为了控制成本,大家只能预先计划好每一个细节。
在这样的成本重压之下,虚拟人根本做不到应用普及。而这一阶段做数字人偶像的,百分之八十也都是在烧钱。
不过,AI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虚拟人的制作门槛。根据不同公司给出的资料,仅制作成本这一项,就已经大幅下降。
百度数字人与机器人业务负责人李士岩表示,虚拟人的成本自2021年以来下降约80%。三维虚拟人每年费用约10万元人民币,二维虚拟人约2万元。
成本的下降,意味着模式复制成本的降低,这不仅限于数字人行业自身,也影响到了其他成本高昂的行业,如直播带货。
有需求,自然就会有市场。到2030年,我国数字人行业规模将达到2,703亿元,其中虚拟IP将达到1474.3亿元,替代真人服务占到840.2亿元。
本文由小熊AI网发布,不代表小熊AI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ong360.com/html/industry/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