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黄庭坚行书《松风阁帖》,笔画苍劲,风神洒荡。在崇宁元年(1102年)九月的一个日子里,黄庭坚与朋友们漫步于鄂城的樊山,途中他们发现了一座隐匿于松林之间的亭阁……
苏轼的《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创作于他四十三岁时,这是与他的弟子秦观之间的酬唱之作。秦观,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又被称为邗沟居士,是今江苏省高邮人。作……
《次辩才韵诗帖》此帖的创作背景可追溯至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当时苏轼已担任杭州知州一职一年有余。这是他第二次来杭任职,在公务之余,常去拜访退隐于西湖龙井寿……
明代王宠行书《西苑诗》,风格纵逸洒脱,姿态翩翩,是王宠不可多得的作品。《西苑诗》这一卷作品,自由洒脱,姿态优雅。其笔触温润而凝练,含义深远。它开创了自隋唐以来二……
徐铉的《私诚帖》是一幅行书作品,采用尺牍形式,使用纸本,尺寸为29.1x44.8cm,目前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整幅作品中,书写显得相对自由,用笔的细节虽未过……
唐代杜牧行书《张好好诗》,境由情生而刚柔相济!《张好好诗》是一首由唐代著名文学家杜牧创作的诗歌。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回忆了六年前张好好初次展露才华、声名鹊起的情景……
唐太宗李世民行书《温泉铭》,雍容和雅,丰满润朗!《温泉铭》是由唐太宗亲自为骊山温泉创作的一篇行书碑文。尽管原文较长,但现今仅存48行,共354个字。这份珍贵的拓……
《伯远帖》是一件由东晋时期的书法家王珣精心创作的行书佳作。这件珍贵的作品目前被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在这幅作品中,王珣以其独特的笔法向友人伯远书写了一封书信,……
苏轼的小楷作品《养生论》拓本,收录于万历31年董其昌编辑的《戏满堂法帖》。苏轼在绍圣二年四月八日书写此作时,已经60岁高龄。苏轼的书法学习经历丰富,早年他学习“……
颜真卿的《刘中使帖》,创作于大约大历十年(775年),这是一幅以墨迹形式留存下来的行书信札,尺寸为28.543.1厘米。这幅作品共包含8行,总计41个字,目前珍……
王安石,北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一生中只留下了两件珍贵的书法作品。其中一件,行书《楞严经旨要》,是在他离世的前一年创作的,如今被视为上海博物馆……
赵孟頫晚年的书法风格独具匠心,他巧妙地融合了“二王”的灵秀与北碑的刚健奇崛,形成了一种笔势开阖、峻峭灵动的独特风格。他的书法作品潇洒自如,行意绵绵,令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