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退出
  • 北宋苏轼行书《养生论》,心手相畅、近乎完美

    宋代 | 2024-06-07 | xiaoxiong360.com

    苏轼的小楷作品《养生论》拓本,收录于万历31年董其昌编辑的《戏满堂法帖》。苏轼在绍圣二年四月八日书写此作时,已经60岁高龄。

    苏轼的书法学习经历丰富,早年他学习“二王”的书法风格,中年时期转向颜真卿、杨凝式的字体,晚年则借鉴了李北海的书法特点,此外,他还广泛学习了晋唐两代的其他书法家,形成了自己独特而深厚的艺术风格。他的用笔常常采用侧势,字体结构扁平且略带丰满,这种特点与他独特的握笔姿势有关。苏轼习惯使用“侧卧笔”的方法,即将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代人握钢笔的姿势,因此他的字呈现出一种向右倾斜、扁肥的形态。

    黄庭坚曾将苏轼的书法艺术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分别以其姿媚、圆劲和沉著的特点为代表。早年的代表作是《治平帖》,其笔触精准,字态柔美。中年时期的代表作则是《黄州寒食诗帖》,这是苏轼在元丰五年(1082年)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时创作的两首诗。诗中的意境沉郁而旷达,书法的用笔和墨色随着诗句的语境变化而变化,展现出跌宕起伏的气势,展现了一种心手相畅、近乎完美的艺术境界。

    苏轼行书《养生论》高清下载共有30页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下载

    下载本作品>>>>

    提示:打开网盘下载链接后,务必保存到本机,以便高清浏览(点此开通VIP,海量作品任由下载)

    作品局部鉴赏【欣赏完整作品请下载↑】

    北宋苏轼行书《养生论》,心手相畅、近乎完美(图1)

    北宋苏轼行书《养生论》,心手相畅、近乎完美(图2)


    相关作品

    苏轼行书《赵清献公碑》宋拓本

    宋代

    《赵清献公碑》是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四月由苏轼为其挚友、著名官员赵抃亲自书写并撰写的墓道碑文。这篇碑文长达3500字,详细记录了赵抃一生的事迹和贡献。由于

    《西楼苏帖》宋拓本,汇集苏轼经典作品

    宋代

    《西楼苏帖》,又名《宋苏东坡公帖》,是一部包含三十卷的书法集,由南宋时期的汪应辰在乾道四年(1168年)于四川成都精心辑刻。这部帖子汇聚了苏轼的众多书法佳作,内

    苏轼楷书《唐广济大师行录碑》高清欣赏

    宋代

    苏东坡楷书《唐广济大师行录碑》石碑,现被珍藏于中国台湾地区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据当地信士介绍,这块珍贵的石碑实物目前并未对外公开展示,而是仅向公众展示其拓本。此碑

    苏轼经典行书作品全览图合集,很是难得!

    宋代

    苏轼经典行书作品全览图合集,很是难得!一定要收藏。作品包括如下: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归去来兮辞黄州黄食帖天际乌云帖赤壁赋李白仙诗卷西湖诗卷本下载含作品全览、题跋
    苏轼(苏东坡)

    苏轼(苏东坡)

      苏东坡,即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铁冠道人和东坡居士,被世人尊称为苏东坡、苏仙或坡仙。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并且在历史上以治水而闻名。他与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共同被誉为“三苏”。在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参加殿试并获得乙科成绩,赐予进士及第资格(有说法是赐进士出身)。六年后,即嘉祐六年(1061年),他通过制科考试...

    Copyright © 2012-2023 小熊书画网 版权所有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 隶书 | 魏碑 | 篆书 | 书法家 | 渝ICP备2021000064号-1|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