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 2024-06-10 | xiaoxiong360.com
苏轼的《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创作于他四十三岁时,这是与他的弟子秦观之间的酬唱之作。秦观,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又被称为邗沟居士,是今江苏省高邮人。作为北宋婉约派的词人,秦观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在苏轼任职徐州期间,秦观首次前往拜谒,并以《别子瞻》诗表达自己的敬仰:“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不久之后,他们一同游历了无锡、吴江、湖州、会稽等地,培养了深厚的师生情谊。苏轼甚至邀请秦观撰写了《黄楼赋》,并赞扬他拥有屈原和宋玉般的才华,鼓励他勤奋读书,积极准备科考。然而,秦观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成功,苏轼为此感到惋惜,并通过诗歌和书信对秦观进行劝慰,《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便是他们当时文字往来的一部分。
苏轼在写完此帖的次月赴任湖州,而在年底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从诗帖的内容可以看出,师生二人的关系相当亲密,苏轼以杜甫自比,幽默地提到自己的耳聋,“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虽存耳先聩。”他还提到秦观怀疑自己装聋,作诗嘲讽他,苏轼则诙谐地提醒秦观不要笔下太过尖刻,“今君疑我特佯聋,故作嘲诗穷险怪。须防额痒出三耳,莫放笔端风雨快。”当时他们之间的氛围依然轻松愉快,而苏轼也未曾预料到文字将给他带来的深重灾难。
提示:打开网盘下载链接后,务必保存到本机,以便高清浏览(点此开通VIP,海量作品任由下载)
宋代:
宋代:
苏东坡,即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铁冠道人和东坡居士,被世人尊称为苏东坡、苏仙或坡仙。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并且在历史上以治水而闻名。他与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共同被誉为“三苏”。在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参加殿试并获得乙科成绩,赐予进士及第资格(有说法是赐进士出身)。六年后,即嘉祐六年(1061年),他通过制科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