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退出
  • 北宋苏轼行书《次辩才韵诗帖》,才情与法度兼具

    宋代 | 2024-06-10 | xiaoxiong360.com

    《次辩才韵诗帖》此帖的创作背景可追溯至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当时苏轼已担任杭州知州一职一年有余。这是他第二次来杭任职,在公务之余,常去拜访退隐于西湖龙井寿圣院、年逾古稀的老友辩才大师,一同品茶论道。每次会晤结束后,辩才总是沿着风篁岭送别苏轼。由于之前访客络绎不绝,辩才曾特别制定一条寺规并张贴于寺内:殿中闲谈,时间不得超过三炷香;山门送客,距离不得越过虎溪。

    某次,两人边走边聊,十分投缘,以至于辩才忘记了送客不过虎溪的规矩。当左右侍者惊呼:“大师,已过虎溪矣!”辩才笑答:“杜甫不是有言:‘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吗?”为了纪念这段雅事,辩才在岭上建了一座亭子,命名为“过溪亭”,又称“二老亭”。辩才还作诗一首《龙井新亭初成诗呈府帅苏翰林》,而苏轼则以相同的韵脚创作了和诗《次辩才韵诗帖》。在这帖的序言部分,苏轼详细叙述了这件事情的经过。

    苏轼的书法作品,既展现了深厚的法度,又流露出独特的才情,深入传统而又不乏创新,堪称卓绝一代,其人其书皆显高致。在书法史上,他的成就犹如一座高峰,其中《次辩才韵诗帖》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目前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古代书法家的杰作往往诞生于不经意间,书信和诗歌手稿尤其能体现书写者的性情,因此历来备受学书者珍视。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下载

    下载本作品>>>>

    提示:打开网盘下载链接后,务必保存到本机,以便高清浏览(点此开通VIP,海量作品任由下载)

    作品局部鉴赏【欣赏完整作品请下载↑】

    北宋苏轼行书《次辩才韵诗帖》,才情与法度兼具(图1)


    相关作品

    苏轼行书《赵清献公碑》宋拓本

    宋代

    《赵清献公碑》是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四月由苏轼为其挚友、著名官员赵抃亲自书写并撰写的墓道碑文。这篇碑文长达3500字,详细记录了赵抃一生的事迹和贡献。由于

    《西楼苏帖》宋拓本,汇集苏轼经典作品

    宋代

    《西楼苏帖》,又名《宋苏东坡公帖》,是一部包含三十卷的书法集,由南宋时期的汪应辰在乾道四年(1168年)于四川成都精心辑刻。这部帖子汇聚了苏轼的众多书法佳作,内

    苏轼楷书《唐广济大师行录碑》高清欣赏

    宋代

    苏东坡楷书《唐广济大师行录碑》石碑,现被珍藏于中国台湾地区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据当地信士介绍,这块珍贵的石碑实物目前并未对外公开展示,而是仅向公众展示其拓本。此碑

    苏轼经典行书作品全览图合集,很是难得!

    宋代

    苏轼经典行书作品全览图合集,很是难得!一定要收藏。作品包括如下: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归去来兮辞黄州黄食帖天际乌云帖赤壁赋李白仙诗卷西湖诗卷本下载含作品全览、题跋
    苏轼(苏东坡)

    苏轼(苏东坡)

      苏东坡,即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铁冠道人和东坡居士,被世人尊称为苏东坡、苏仙或坡仙。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并且在历史上以治水而闻名。他与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共同被誉为“三苏”。在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参加殿试并获得乙科成绩,赐予进士及第资格(有说法是赐进士出身)。六年后,即嘉祐六年(1061年),他通过制科考试...

    Copyright © 2012-2023 小熊书画网 版权所有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 隶书 | 魏碑 | 篆书 | 书法家 | 渝ICP备2021000064号-1|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