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退出
  • 行书

    米芾行书《新恩帖》,风格炉火纯青

    米芾行书《新恩帖》,风格炉火纯青

    米芾的《新恩帖》,纸本行书,纵33.3厘米,横48.5厘米,被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此帖是米芾写给一位侍郎的信札,尽管单字大小仅2厘米左右,但仔细观察,其依然神韵……

    宋徽宗行书《书蔡行敕卷》,有飘藤荡柳之势

    宋徽宗行书《书蔡行敕卷》,有飘藤荡柳之势

    《书蔡行敕卷》乃稀世珍品,由皇帝亲笔题写,是北宋时期唯一流传至今的帝王谕旨。这幅作品尺寸为纵37厘米、横455厘米,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21行、共127个字。此……

    苏轼行书《归安丘园帖》,给自己带来祸端

    苏轼行书《归安丘园帖》,给自己带来祸端

    《归安丘园帖》是苏轼在元祐元年(1086年)书写的一封行书信札,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件作品记录了苏轼与好友章惇间一段重要的友情。当时,政治局势变动,神宗驾崩……

    李鸿章行书临《兰亭序》《圣教序》,功力卓绝

    李鸿章行书临《兰亭序》《圣教序》,功力卓绝

    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要的政治家,不仅在政治和外交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书法艺术上亦有深厚的造诣。尤其当他临摹古代书法名篇《兰亭序》与《圣教序》时,所展现的功力……

    苏轼行书《渡海帖》:苍劲有力,沉着痛快

    苏轼行书《渡海帖》:苍劲有力,沉着痛快

    苏轼的《渡海帖》是他在元符三年(1100年)被贬至廉州途中,写给其挚友赵梦得的一封书信。这幅作品以纸本形式存在,尺寸为纵28.6厘米、横40.2厘米,目前珍藏于……

    沈周行书《声光帖》,笔力老练劲挺

    沈周行书《声光帖》,笔力老练劲挺

    此帖是沈周写给亲友的一封书信,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琐事及个人见解。因关系亲密,书写自然随意,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和风格。沈周在此书中的笔法继承了黄庭坚的风骨,同时也……

    袁桷行书《一菴首座诗帖》,有高古之意

    袁桷行书《一菴首座诗帖》,有高古之意

    元代袁桷的行书作品《一菴首座诗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一卷纸本,尺寸为纵31.5cm,横89.7cm。这幅作品以“一菴”即元朝僧人释寿宁的号为创作对象,展现……

    郑板桥行书《渔村夕照词》,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郑板桥行书《渔村夕照词》,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郑板桥的行书作品《渔村夕照词》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他独创的“六分半书”书体,将隶书的笔法和形体融入行楷之中,创造出一种介于楷书和隶书之间、更倾向于隶书的字体。……

    唐代李邕行书《法华寺碑》,用笔丰腴温秀

    唐代李邕行书《法华寺碑》,用笔丰腴温秀

    唐代李邕行书《法华寺碑》,用笔丰腴温秀,值得细细临摹。《法华寺碑》也被称为《秦望山法华寺碑》,原碑和法华寺都不幸在火灾中被毁。然而,明万历年间的陶文简不仅重建了……

    黄庭坚36岁行书《次韵叔父帖》欣赏

    黄庭坚36岁行书《次韵叔父帖》欣赏

    黄山谷此作于元丰三年(1080年)在开封创作,成为其书法艺术的重要里程碑。尽管当时他年仅36岁,但作品展现出了受苏东坡等人影响的成熟风格,同时亦反映了他对颜真卿……

    赵孟頫行书《酒德颂》,姿媚隽逸,出神入化

    赵孟頫行书《酒德颂》,姿媚隽逸,出神入化

    赵孟頫行书《酒德颂》,姿媚隽逸,出神入化。此卷书创作于延祐三年(1316年)丙辰岁十一月廿一日,时赵孟頫已至六旬有三。为瞿泽民精心录写西晋刘伶之《酒德颂》全文,……

    文徵明行书《游石湖追和徐天全满庭芳》高清欣赏

    文徵明行书《游石湖追和徐天全满庭芳》高清欣赏

    文徵明在其85岁高龄时创作的《游石湖追和徐天全满庭芳》行书作品,展现了他晚年书法艺术的独特风格。这幅作品在笔法上显得老辣而精妙,透露出他多年书法修为的深厚底蕴。……

    朝代
    Copyright © 2012-2023 小熊书画网 版权所有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 隶书 | 魏碑 | 篆书 | 书法家 | 渝ICP备2021000064号-1|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