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颂》是东汉建和二年的杰出作品,完整名称为《汉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也有别称《杨孟文颂》、《杨孟文颂碑》或《杨厥碑》。它与洛阳的《郙阁颂》以及甘肃成县的《西……
邓石如的《四体书册》中包含《少学琴书隶书册》,这是一部以隶书完成的作品,创作于嘉庆二年(1797年)。这件作品的尺寸为38x166cm,目前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
文徵明隶书作品《清明上河图记》,嘉靖二十八年已酉(1549)二月,长洲文衡山八十岁隶书题跋清明上河图仇英摹本,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文徵明的《清明上河图记》以隶书完……
汉隶《白石神君碑》的清代拓本,通常被称为《白石山碑》。原碑位于河北省元氏县25公里外的白石山上,在白石神君祠内。此碑立于汉灵帝刘宏光和六年(183年),由常山相……
清代邓石如隶书《赠肯园隶书册》,遒丽淳质。邓石如的书法成就,在当时得到的最高评价是“四体书皆为国朝第一”(易宗夔《新世说》)。包世臣在《完白山人传》中对邓氏的篆……
《郑簠隶书谢灵运石室山诗卷》是一件纸本作品,其尺寸为纵39厘米、横283厘米,目前珍藏于安徽省博物馆。郑簠作为一名极具执着精神的书法家,他的一生致力于隶书的创作……
《肥致碑》,全称《河南梁东安乐肥君之碑》,创立于东汉建宁二年,即公元169年的五月。这块碑的物理规格为高97.3厘米,宽47.5厘米,采用隶书体书写,共包含19……
蔡邕所著的《笔论》是一篇关于隶书的重要文献,它因被收录进宋代陈思编纂的《书苑菁华》一书中而得以流传至今,在中国书法理论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该文主要讨论了书……
在众多《道德经》的书法作品中,以隶书形式呈现的版本尤其珍稀。自汉末以来,隶书逐渐式微,随后演变出多种字体,如楷书、行书和草书几乎在同一时期兴起。因此,后世在隶书……
当柳体楷书的严谨与古诗的悠扬在集字作品中交织时,便宛如柳公权亲笔挥毫,毫无违和之感。柳体的刚劲有力与诗歌的柔美旋律相互辉映,使得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蕴含着古人的智……
金农,这位清代书画家,以其在扬州八怪中的卓越地位而著称。他生于1687年,逝于1763年,字寿门、司农、吉金,并有多重别号,如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