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行书《孤山寺遇雨》,用笔含蓄而凝敛。此书法作品以含蓄而凝练的笔触展现,线条圆润饱满且富有光泽,同时保持了清晰与力度。墨色丰富多变,反映了运笔的动态和书写的……
赵孟頫的行书作品《楞严经三阿难赞佛偈》卷,笔力强健,笔意流动,在圆润有力的笔姿中展现出雄健放纵的风采。正如所言:“在规矩之中,自有神仙蜕骨风度”。这是一件珍贵的……
米芾的大行书传世作品并不多,其中以《吴江舟中诗卷》最为著名。这件作品是米芾在吴江的船上为朱邦彦所书写的,内容是一首五言古诗,共四十四行。它是米芾晚年的精心力作,……
米芾的书法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这件作品是他行书抄录林宽诗《省试腊后望春宫》:皇都初度腊,风辇出深宫。高凭楼台上,遥瞻灞浐中。仗凝霜彩白,袍映……
苏轼对这篇《昆阳城赋》颇为得意,并时常向人提及。二十四年后,即元丰六年(1083年)十月十二日,他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应友人张梦得的邀请,亲笔书写了《昆阳城赋》……
在民国时期,陈立夫曾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了一本名为《标准行书范本》的小册子,该小册子由当时的国民党教育部颁发,旨在推广行书学习。这本小册子以偏旁部首为检索因素,几乎……
朱耷小行楷《黄庭经》册,笔致古秀,很是耐看。朱耷的《黄庭经》册,采用小行楷书写,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册页上有徐邦达的草书题跋:八大山人早岁书曾学董华斋。朱耷……
沈度《与镛翁书帖》,尺寸为26cm x 33.7cm,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其书法风格秀润华美,正雅圆融,深受明成祖朱棣的赏识,因而名重朝野,乃至片纸千金,上……
龚璛的行书作品《教授帖》创作于元至大年间(1308-1311年),当时他担任吴县教谕,年约40岁,正值中年。此帖书法运笔流畅自然,连贯潇洒,下笔强劲而有力度,可……
《关侯正阳门庙碑》清拓本,乃明代书法大家董其昌以行书书写的杰作,全称为《汉前将军关侯正阳门庙碑》。此碑文由焦竑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冬日精心撰写,而董其昌……
董其昌在书写时心境之宁静与专注,每一字每一笔都仿佛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他以行云流水般的笔触,将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演绎得淋漓尽致,既保留了原文的韵味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