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 2024-06-17 | xiaoxiong360.com
董其昌以其独特的行书风格书写了《古诗十九首》,这一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作品以纸本形式呈现,尺寸为25.1x244厘米,展现了董其昌对于行楷书法的精湛技艺。
在这段文字中,董其昌详细记录了其创作《古诗十九首》的四种不同形式。其中,有两份是用高丽纸书写,一份是以绢作为载体,而这份特殊的作品则是采用宋藏纸,模仿褚河南的哀册风格进行创作。他注明了创作时间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十月朔日,并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董其昌的这份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书法技艺,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每一笔、每一划都流露出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古代大师的敬仰之情,使得这卷作品成为了流传后世的艺术瑰宝。
提示:打开网盘下载链接后,务必保存到本机,以便高清浏览(点此开通VIP,海量作品任由下载)
明代:
明代:
明代: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著名书画家。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有《容台集》《画禅室随笔》《画旨》等。董其昌在书、画理论方面见解独到,并在实践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对明末清初书法影响深远,深受世人喜爱和推崇。在山水画方面,他以黄公望为宗,又借鉴王维、董源、巨然、米芾等人的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