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退出
  • 董其昌

    董其昌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著名书画家。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有《容台集》《画禅室随笔》《画旨》等。

    董其昌在书、画理论方面见解独到,并在实践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对明末清初书法影响深远,深受世人喜爱和推崇。在山水画方面,他以黄公望为宗,又借鉴王维、董源、巨然、米芾等人的绘画技法,融会贯通,创造出秀逸潇洒、平淡淳朴的画风,给人以生动柔和的视觉感受。

    董其昌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尤为突出。他在师法颜真卿、李邕的基础上,吸收了晋、唐、宋、元名家的书风,自创一体。他的书法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用笔上。他善于用墨,巧妙地运用了中国画的浓淡、枯湿、泼彩、焦墨等方法。

    董其昌在绘画、书法理论方面也有精深的造诣。他的画论思想散见于许多题识中,而《画旨》一书则是其绘画理论的集中体现。他认为画家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主张作画要有“读万卷书”的修养,“行万里路”的经历。

    董其昌的作品

    难得一见!董其昌草书《试墨帖》

    明代

    《试墨帖》是一幅精彩的狂草长卷,也被称为《罗汉赞书卷试笔帖》。这幅作品的纸本规格为纵31厘米、横479.5厘米,目前珍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董其昌在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创作了这幅作品,当时他49岁,正值艺术创作的巅峰期。作品描绘了董其昌在苏州云隐山房尝试笔墨、进行书写的场景,展现了文人雅士的超脱与悠然。从书法风格来看,《试墨帖》继承了怀素狂草的精髓,无论是笔势、结体还是章法,都与怀素的《自...

    董其昌小楷《仿颜真卿书轴》,圆重而沉稳

    明代

    董其昌的《仿颜真卿书轴》内容丰富多彩,既包含了对古代圣贤的颂词,也涵盖了对历代文人雅士的深刻品评。在作品中,他巧妙地引用了唐代萧嵩的诗句,以赞美张说及唐代集贤院的文风;此外,还节选了《送刘太冲序》等经典文献的精华部分,充分展示了董其昌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广博的知识面。董其昌在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书法技巧,使整幅作品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准的结构控制,将文字与意境完美地融合...

    董其昌小楷《西升经》,老辣而朴茂

    明代

    董其昌《小楷五经一论册》,纸本,楷书,尺寸18.3厘米9.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册小楷书《乐志论》一篇,又《阴符》、《西升》、《度人》、《内景》、《清净》五经各一段。本篇书于1620年,董氏时年分别为66岁。

    董其昌行书《汪虹山墓志铭册》高清欣赏

    明代

    《汪虹山墓志铭册》是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作品,以行书书写于绫本上,是董其昌为了纪念他的好友汪宗鲁的父亲汪虹山而特别撰写的墓志铭。这部作品墨迹作品的尺寸为纵26.4厘米,横16.3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全册共23页,每一页平均有5行,每行大约10字,总计一千余字。此墓志为董其昌学习王羲之书风代表作,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

    董其昌行书《酒德颂》:遒劲奔放,酣畅淋漓

    明代

    《酒德颂》是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所书,这份行草书法长卷以其遒劲奔放的笔触和酣畅淋漓的墨迹引人入胜。董其昌在这幅作品中不仅展示了他对传统书法的深厚功底,还表达了他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观者在欣赏这幅作品时,往往会被其魅力深深吸引,难以移开视线。《酒德颂》不仅是一幅艺术品,更是董其昌情感与思想的流露,向世人展现了书法之美,以及书法背后所蕴含的深邃文化和精神追求。

    董其昌行书《圆悟佛果禅师法语册》,乃81岁所书

    唐代

    圆悟克勤(1063-1135),宋代高僧,俗姓骆,被赐号为“佛果禅师”,参黄檗、临济宗派。董其昌自青年时即热衷禅学,与曹洞宗最为契合,并兼修净土宗。他曾批阅永明《宗镜录》一百卷,大有奇悟。中进士后,他常与陶望龄、袁宗道等人游戏禅悦,与莲池、紫柏、憨山等名流有方外之交。明代董其昌的行书作品《圆悟佛果禅师法语册》是一幅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书法佳作。这幅作品以纸本形式呈现,尺寸(内)为纵19.1厘米,横...

    董其昌行书《书佛语卷》,颇得天然之趣

    明代

    董其昌的行书作品《佛语》是一幅展现其独特书法风格的经典之作。这幅绫卷尺寸为55x374.5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董其昌的书法天姿迥异,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董其昌的作品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这幅《佛语》不仅展示了董其昌深厚的书法功底,也体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再现的能力。

    ​董其昌行书《崔子玉座右铭册》,笔法流畅自然

    明代

    《崔子玉座右铭册》是董其昌的行书作品,以纸本册页墨书形式呈现。它被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董其昌书法艺术的重要代表。东汉时期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与学者崔瑗所创作的《崔子玉座右铭》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篇《座右铭》。全文共20句,总计100字,既是崔瑗人生经验的总结,又抒发了他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和基本立场。董其昌在书写这一作品时展现了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行书笔法流畅自然,字体端庄而富有韵...

    董其昌行书《杂临书册》,人书俱老之作

    明代

    董其昌的《杂临书册》展现了他晚年书法艺术的精髓。全卷中的书体潇洒流畅,充分体现了董氏“人书俱老”的哲学思想。他以深厚的技艺和独到的眼光诠释了“能者无所不能”的境界。《杂临书册》不仅是董其昌书法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他哲学思考的视觉展现。本册含有《阴符经》、《黄庭经》等作品。

    董其昌行楷《初月赋》,有秀润之气

    明代

    董其昌的书法作品《初月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备受关注,其秀润之气,独时见本色。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是明万历年间的杰出人物。他的书法造诣极高,笔力雄健,结构严谨,风格独特。在《初月赋》中,他巧妙地运用笔墨,将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董其昌卓越的书法技艺,也传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董其昌草书临《出师颂》,章草风味很浓

    明代

    董其昌的《临出师颂》是一幅章草体的书法作品,绫卷尺寸为27.5x266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该作品体现了董其昌对古法章草的精深研究,以及与个人风格的融合。《出师颂》本身源自东汉史岑的原文,而关于书法作者的身份一直存在争议,传统上被认为可能是西晋时期的索靖所书。通过这幅作品,不仅能够欣赏到董其昌的书法艺术,还能体会到古代书法传承与流变的复杂性。

    董其昌草书《罗汉赞书卷》,有怀素的狂劲

    明代

    《行草书罗汉赞等书卷》是董其昌重要的书法作品,纸张纵31.1厘米,横631.3厘米。此作品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示着董其昌独特的行草书风格。董其昌的用笔圆润而富有力度,字体布局宽松舒适,大小不一的字错落有致,一行中多则三字,少则一字,线条流畅连贯,充满动态美。作品中不仅蕴含怀素的奔放之气,还融入了二王的书韵。
    朝代
    Copyright © 2012-2023 小熊书画网 版权所有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 隶书 | 魏碑 | 篆书 | 书法家 | 渝ICP备2021000064号-1|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