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退出
  • 董其昌

    董其昌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著名书画家。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有《容台集》《画禅室随笔》《画旨》等。

    董其昌在书、画理论方面见解独到,并在实践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对明末清初书法影响深远,深受世人喜爱和推崇。在山水画方面,他以黄公望为宗,又借鉴王维、董源、巨然、米芾等人的绘画技法,融会贯通,创造出秀逸潇洒、平淡淳朴的画风,给人以生动柔和的视觉感受。

    董其昌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尤为突出。他在师法颜真卿、李邕的基础上,吸收了晋、唐、宋、元名家的书风,自创一体。他的书法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用笔上。他善于用墨,巧妙地运用了中国画的浓淡、枯湿、泼彩、焦墨等方法。

    董其昌在绘画、书法理论方面也有精深的造诣。他的画论思想散见于许多题识中,而《画旨》一书则是其绘画理论的集中体现。他认为画家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主张作画要有“读万卷书”的修养,“行万里路”的经历。

    董其昌的作品

    董其昌行书题跋《张旭古诗四帖》,风格很是卓约

    明代

    《古诗四帖》乃唐代张旭倾心创作的书法杰作。在诸多权威著录如《宣和书谱》、《续书画题跋记》、《式古堂书画汇考》中均有记载。《古诗四帖》笔画饱满厚实,绝无丝毫纤弱浮滑之态。每一笔都蕴含着雄浑的力量,彰显出张旭深厚的书法功底。行文之间,跌宕起伏,动静巧妙交错。动时如狂风骤雨,气势磅礴;静时似林间幽泉,温婉细腻。满纸之上,字体仿若云烟缭绕,给人以如梦如幻的视觉感受。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草...

    董其昌行书作品《徐公家训碑》,有娴熟俊雅舒朗之风格

    明代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家庭教育始终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不仅是古代士人追求的理想人格标准,也是通过家庭内部的言传身教得以实现的。这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方式,在历史上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并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徐公家训》是一部包含七个章节的家庭教诲经典,分别涉及父亲、子女、兄弟、夫妻、农耕精神、学习态度以及女性教育等方面。除了强调传统的伦理道德和为人处世...

    董其昌行书《安澜盛迹》,淡雅而有神韵

    明代

    董其昌行书《安澜盛迹》,淡雅而有神韵!署签:明董香光安澜胜迹墨宝册。真迹。李勤伯旧藏。博陵苏庚春题签。 钤印:苏、庚春 题扉页:明天启二年壬戌,香光居士六十七岁所书,后学博陵苏庚春,辛未(1991)夏四月观于香岛。 钤印:苏、庚春

    董其昌行书《柳湖松岛诗帖》,飘逸空灵,风华自足

    明代

    明代董其昌的行草《柳湖松岛诗》以其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的风格而著称。董其昌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的各家书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笔画圆润秀逸,结构疏朗匀称,用笔精到且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和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得当,显得疏朗匀称,力追古法。此外,他在用墨方面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皆得其妙。整幅作品展现出一种平淡古朴而又风华自足的气质。董其昌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行书以...

    董其昌自书诗文稿:《董思翁四印堂诗稿真迹》

    明代

    此册为董其昌亲笔书写的诗文稿,大部分作品已收录于《容台集》,包括《天马山游眺》、《咏紫茄》以及《游善权洞》等佳作。根据文中记载的时间线索,最早提及的事件发生在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春季从福建返回之时;而最晚则可追溯至崇祯九年(1636年),即董其昌去世之年。此外,这部珍贵文献曾由著名收藏家钱镜塘所拥有,并且得到了吴湖帆先生的认可和题签。整部手稿展现了行书与草书相结合的独特风格,笔墨流畅自然,尽...

    董其昌行书《诗词手稿册》:风神自然,行笔流畅

    明代

    董其昌的《诗词手稿册》为十三开本,每页尺寸为31.3x47.5厘米,创作于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目前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该手稿册汇集了董其昌的多首诗词作品,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书法风格。作品风神自然,行笔流畅,值得细细欣赏。

    董其昌行书《武帝歌卷》,章法布局疏朗匀称

    明代

    《武帝歌》这幅作品书写了汉武帝刘彻的《瓠子歌》和《秋风辞》各一首,这两首诗均收录在《汉魏六朝诗选集》卷一中。《武帝歌》卷是董其昌以纸本行书创作的一幅作品,尺寸为纵25.5厘米。款署“其昌书武帝歌”,但无款印。该作品上鉴藏印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夏山楼书画记”以及“北平韩德寿审定真迹印”等朱文印四枚,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董其昌在此幅作品中学习了苏轼(东坡)和米芾(米元章)的风格,追求...

    董其昌行书《乐志论》,颇有田园诗意

    明代

    董其昌的行书《乐志论》节录了仲长统的《乐志论》、《见志诗》,以及韩愈的《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该作品创作年代、详细资料以及真伪情况均不详。

    董其昌行书《大唐中兴颂》,不愧学颜佼佼者

    明代

    董其昌行书《大唐中兴颂》,不愧学颜佼佼者!目前,这件珍贵的原作收藏在香港虚白斋内。《大唐中兴颂》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结(字次山)撰写的一篇碑文,由同时代的书法大家颜真卿以楷书大字书写,并被镌刻于湖南境内的摩崖之上。这篇作品不仅是对平定叛乱、歌颂功绩的历史记录,也因其卓越的艺术价值而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与效仿的重要典范。本卷展示了董其昌模仿颜真卿风格所创作的一幅杰作,他巧妙地将行书与楷书的特点相结合,使得...

    董其昌行书《书画合璧山水小景》,笔墨苍拙,简率平淡

    明代

    董其昌的《书画合璧山水小景》,此画不仅体现了董其昌高超的绘画技艺,还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书画合璧山水小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他凿凿可考的名作之一。这幅作品在构图上简炼而意境空阔,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山林之中,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笔触间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董其昌成功地营造出一个宁静...

    董其昌行书《书画合璧山水册》高清欣赏

    明代

    董其昌的《诗意图册》整部作品钤有“宗伯学士”章,应是董其昌晚年心手两畅时而作。此时,他的艺术造诣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都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气度。此作是一部八开水墨纸本设色作品,笔墨苍拙而简率平淡,意境空灵且静逸悠远。这部作品多采用淡设色,色彩明净透亮,不染尘氛,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左方题有古诗摘句,同样冲淡闲适,表达了作者陶醉于林泉之美的情感。书法部分则潇洒中含沉着从容之...

    董其昌行草《紫茄诗长卷》高清

    明代

    董其昌的《紫茄诗》行草长卷,落款纪年为“丙子三月望”,即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当时董其昌已是八十二岁高龄。《紫茄诗》展现了一种疏朗闲适、轻歌曼舞的意境,是典型的文人士大夫不计温饱、寄情翰墨的精神生活写照。董其昌通过这部作品,不仅传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还表达了他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这部作品以其清新隽逸、秀美绝伦的风格著称,同时又不乏老辣之味。尽管不能称之为董氏的巅峰之作,但无...
    朝代
    Copyright © 2012-2023 小熊书画网 版权所有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 隶书 | 魏碑 | 篆书 | 书法家 | 渝ICP备2021000064号-1|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