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 2024-06-16 | xiaoxiong360.com
苏轼行书《后杞菊赋》,心胸豁达,超然物外!
苏轼的《后杞菊赋》卷,尺寸为29.5X102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唐代诗人陆龟蒙曾因食用杞菊而创作了《杞菊赋》。苏轼效仿陆龟蒙,创作了这篇名为《后杞菊赋》的文章。
这篇文章是苏轼在密州时所写。苏轼于熙宁七年冬十一月抵达密州,当时灾情严重,生活困苦,他靠采食杞菊为生。然而,他心胸豁达,超然物外,以潇洒的态度看待艰难,表现出不羁心于外物、不戚戚于贫穷的博大襟怀和深邃涵养。文章记叙逼真,谈论风生,颇有谐趣。然而,这篇文章后来被诬蔑为讽刺朝廷过度削减公使钱,成为“乌台诗案”罪证之一。
苏轼在《后杞菊赋》中展现了他独特的个性和卓越的文学才华。他以杞菊为题,通过对杞菊生长过程和特性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人生哲理。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提示:打开网盘下载链接后,务必保存到本机,以便高清浏览(点此开通VIP,海量作品任由下载)
宋代:
宋代:
苏东坡,即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铁冠道人和东坡居士,被世人尊称为苏东坡、苏仙或坡仙。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并且在历史上以治水而闻名。他与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共同被誉为“三苏”。在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参加殿试并获得乙科成绩,赐予进士及第资格(有说法是赐进士出身)。六年后,即嘉祐六年(1061年),他通过制科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