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 2024-06-18 | xiaoxiong360.com
苏轼的行书《治平帖》,心气平和,飘逸灵动!
《治平帖》是苏轼创作的一封书札,现珍藏于故宫博物院。这封书札记录了苏轼托付家乡眉山治平庙宇的两位僧人,史院主和徐大师,照料其先祖在石头桥与堋头的坟茔。通过书札后附的赵孟頫、文徵明、王穉登三位大家的题跋,我们可以推断这份书札成于北宋熙宁年间,当时苏轼尚在京师,年仅三十余岁。那时,他还未经历乌台诗案的风波,也未被贬黄州,因此《治平帖》显得心态平和,笔触飘逸而灵动。
在书法艺术上,苏轼的这部作品展现了细腻的笔触、自然的结字,以及恰到好处的肥瘦与浓淡处理。赵孟頫在题跋中赞美此帖“字画风流韵胜”,难以与苏轼晚年的作品相比,情感真挚,文笔勤勉,堪称世间难得一见的墨宝。
提示:打开网盘下载链接后,务必保存到本机,以便高清浏览(点此开通VIP,海量作品任由下载)
宋代:
宋代:
苏东坡,即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铁冠道人和东坡居士,被世人尊称为苏东坡、苏仙或坡仙。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并且在历史上以治水而闻名。他与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共同被誉为“三苏”。在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参加殿试并获得乙科成绩,赐予进士及第资格(有说法是赐进士出身)。六年后,即嘉祐六年(1061年),他通过制科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