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退出
  • 清代郑板桥小楷《尔学立身册》,骨力很雄健!

    清代 | 2024-04-28 | xiaoxiong360.com

    郑板桥小楷《尔学立身册》,和他的“六分半”书风格不一样,其风格令人印象深刻!

    郑板桥的楷书起步于学习欧阳询的欧体楷书,而他的书法之所以骨力雄健、笔势挺拔,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欧体风格的影响。他巧妙地融合了方笔的刚劲和圆笔的柔和,使力量在圆润中得以含蓄,方与圆的并用赋予了他的书法独特的艺术魅力。

    郑板桥在多种书法体裁上都有精湛的造诣,尤其是他的楷书作品,艺术成就突出,技艺深邃。正如叶衍兰在其著作《清代学者像传》中提到的,“板桥的楷书尤为精致,只是他并不常书写。” 从整体风格来看,郑板桥的楷书趋向于坚实有力。尽管现存的郑板桥楷书作品数量稀少,但通过这些有限的资料,我们仍然能够观察到郑板桥的楷书艺术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呈现出的独特风貌和演变。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下载

    下载本作品>>>>

    提示:打开网盘下载链接后,务必保存到本机,以便高清浏览(点此开通VIP,海量作品任由下载)

    作品局部鉴赏【欣赏完整作品请下载↑】

    清代郑板桥小楷《尔学立身册》,骨力很雄健!(图1)


    相关作品

    郑板桥行书《坡公小品册》,古朴雅致,奇肆多姿

    清代

    郑板桥的《坡公小品册》以其古朴雅致、奇肆多姿的风格,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件作品不仅体现了郑板桥深厚的书法功底,更彰显了他独树一帜的艺术追求。在书法界中,它犹

    郑板桥行楷《十六通家书》,书法魅力独具

    清代

    这些家书,从雍正十三年直到乾隆十四年,时间跨度达十多年。在书法领域,郑板桥独创了“六分半书”的书体,这也是一种被称为“板桥”体的书法风格。他巧妙地将篆、隶、草、

    郑板桥行书《渔村夕照词》,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清代

    郑板桥的行书作品《渔村夕照词》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他独创的“六分半书”书体,将隶书的笔法和形体融入行楷之中,创造出一种介于楷书和隶书之间、更倾向于隶书的字体。

    清代郑板桥行书《苏轼答言上人等二帖》

    清代

    郑板桥《苏轼答言上人等二帖》高清释文1.0版。郑板桥《苏轼答言上人中堂轴》行书,清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郑板桥《苏轼尺牍记事二则中堂轴》
    郑板桥(郑燮)

    郑板桥(郑燮)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被尊称为板桥先生。他于1693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兴化,其家族原籍为苏州。他是清朝时期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在学业上,郑板桥最初在康熙帝时期获得了秀才的学位,随后在雍正十年成为举人,最终在乾隆元年(1736年)考取了进士。他曾在山东范县(属于清代曹州府辖区)和潍县担任县令,任职期间政绩斐然。后来,他选择在扬州定居,通过卖画为生,并成为了“扬州八怪”这...

    Copyright © 2012-2023 小熊书画网 版权所有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 隶书 | 魏碑 | 篆书 | 书法家 | 渝ICP备2021000064号-1|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