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赛道之五大乱象
随着大模型数量的增加,产业赛道开始变得热闹起来,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模型不仅数量多,而且混乱不堪。
目前阶段,有一种思潮认为“拥有大模型比使用大模型更重要”。因此,各种方式被用来降低大模型的开发成本,通过夸大其价值的话术来吸引关注,甚至硬蹭大模型的热度,将不是大模型技术的项目包装成大模型。这导致在大模型圈子里,开始出现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情况。
我们可以列举其中的几种乱象如下:
1. 打榜刷分型大模型
由于大模型数量庞大,且实现思路基本一致,不同公司之间的差异化微乎其微。为了凸显自己的差异化与领先性,目前通用的方式是创造一个技术术语,然后宣传通过这项技术自身项目刷新了某榜单纪录,在某测试中跑出了多少分。
事实上,大部分榜单只测试模型的某个维度,可以进行针对性调参。打榜刷分并不难,且有较大的操作空间。类似的,社区开发者打多少颗星,发了多少篇顶会,也都是惯用的包装方案。
2. 结项为主型大模型
有很多用作课题结项,或者企业数字化成果结项的大模型。评审结束,结项成功,开源开放,这三条做到就是它们的生命终点。这类大模型不考虑应用场景与后续更新,具有某种朝生夕死的精神特质。
3. 动辄开源型大模型
软件开源当然是大势所趋,但随着这几年中国开源事业的兴旺发展,AI模型开源似乎变成了某种“时尚”。加上一些企业更愿意将大模型的开源与免费作为流量聚拢工具。开源逐渐成为了低质量、低维护大模型的遮羞布。
4. 冒名顶替型大模型
大模型火了之后,开始有公司打起了蹭热点的主意。于是,用并非标准预训练大模型技术冒充大模型,甚至干脆把古早的对话机器人、应用软件包装成大模型的案例屡见不鲜。用大模型的瓶子装其他老酒也成为了一门生意。
5. 套壳变身型大模型
最近,一些创业公司套壳国外开源模型的事件引起争议。其实业界类似手法并不少见,将开源大模型进行改写和包装,摇身一变,成为自研大模型的例子非常多。
这些大模型队伍里的妖魔鬼怪们纷纷通过发明术语、加强定语的方式来宣传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差异化。最终导致真正的技术创新被淹没在一系列伪装创新之中。
本文由小熊AI网发布,不代表小熊AI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ong360.com/html/aimodel/1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