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 | 2024-06-03 | xiaoxiong360.com
董氏,生于公元578年,卒于公元597年,是隋文帝四子蜀王杨秀的妃妾。她出身汴州,具体的名和字未详。董氏在开皇十七年去世,享年仅十九岁。杨秀对她怀有深厚的感情,因此亲自撰写哀悼文并刻为墓志随葬。这份墓志在清代嘉庆年间于陕西兴平县出土,用楷书书写,共21行,每行23字,被称作《美人董氏墓志铭》,亦简称《董美人墓志》。原石不幸在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因战乱被毁,拓本存世稀少。
隋代书法承袭了北魏书体的风格,并为唐朝书法的新风尚奠定了基础,它架起了南北朝到唐朝之间书法艺术的桥梁。《美人董氏墓志》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杰出代表,它属于隋代墓志中的上品,被誉为隋代小楷书法的巅峰之作,开启了唐代钟绍京等人小楷书法风格的先河。其布局工整舒展、结构严谨细致,字形规范而庄重,笔法精准而内敛,展现出既清新又婉约的美。从字体风格来看,楷书技法纯熟,隶书的影响已经消失,与晋代的小楷和北朝的墓志大相径庭,但仍可窥见一些方正中带圆润、华美而坚实的笔触,给人以清爽有力、古韵犹存的印象。清代学者罗振玉对其评价甚高:“楷书至隋唐方达到完备,近世流传的隋代刻石中,《董美人》、《尉氏女》、《张贵男》三份墓志尤为卓越。” 赵万里也赞赏其书法:“字迹稳定秀美端庄,与《公元》、《姬氏》两份墓志同为传世关中隋志的佼佼者。”
初唐的一些著名书法家,如欧阳询、虞世南等人,多借鉴隋代墓志的书风。自清代中叶以来,这种书体更是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青睐,被视为学习楷书的典范之一。
提示:打开网盘下载链接后,务必保存到本机,以便高清浏览(点此开通VIP,海量作品任由下载)
魏晋:
南北朝:
两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