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 2024-05-11 | xiaoxiong360.com
清代书法家钱沣创作的楷书作品《乐志论册》,以其笔力强劲有力,兼具了褚遂良的书法韵味而受到赞誉。此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采用纸本形式,以折装方幅式呈现。
在钱沣的书法实践中,他广泛吸取了历代名家之所长,深入学习过王羲之、王献之以及钟绍京等古代书法家的优秀作品。到了晚年,他又深受褚遂良与米芾两位大家的书法精华影响。钱沣的小楷作品不仅结构严谨,字体秀丽,而且兼具刚健与柔美的特质;他的大楷则笔势雄健,力道澎湃,仿佛透出纸背。
钱沣的这番艺术成就在其《乐志论册》中得以充分体现,其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底,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传统书法风格的独到理解和创新性继承。这部作品是研究清代书法艺术风格和技法的重要实证,也是钱沣个人艺术生涯中的杰出代表。
提示:打开网盘下载链接后,务必保存到本机,以便高清浏览(点此开通VIP,海量作品任由下载)
清代:
清代:
清代:
清代:
钱沣(1740-1795),字东注,号南园,乳名正贵,云南昆明人,是清代杰出的诗人、书画家和官员。他出身于昆明太和街一个清贫之家,自幼便以好学不倦闻名,尤其钟爱书法。因家境贫寒,钱沣常拾取他人遗弃的字纸残片以资学习,后得幸拜入滇中名儒陈世烈和王瑾门下,学问得以精进。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钱沣在乡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举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更一举考中进士,随后历任翰林院检讨、通政司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