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 注册
  • 退出
  • 清代楷书十三经集字摹本《春秋礼记》,请欣赏

    清代 | 2024-05-03 | xiaoxiong360.com

    本字帖是《十三经集字摹本》的其中一本《春秋礼记》,共62页。

    《十三经集字摹本》是一本专为古代初学经书的学童和儒生所设计的字书。每一页都记录了十二个经文,版式设计为上半部分是楷书,下半部分是篆书。学生们可以每天摹写四页,摹写完毕后,再由他们的塾师进行注解和讲解。这本书的书名页上写着“十三经集字摹本,泾阳张小浦先生鉴定,江右彭玉雯云墀氏纂刻,万青铨蓬山氏校正”。这本书是在清朝道光二十九年刊印的。

    《十三经》是指儒家的十三部经典著作,包括《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附《春秋》)、《公羊传》、《穀梁传》、《孝经》、《尔雅》。其中《大学》和《中庸》实际上是《礼记》中的两篇,因此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何《四书》中的《大学》和《中庸》没有被收录在《十三经》中,其实它们已经被包含在《礼记》中了。

    “十三经”这个概念在明朝(1368-1644)时期达到了成熟,以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神宗颁布诏令钦定《十三经注疏》为完全确立的标志,这是儒家经典的最后一次结集。

    《易》、《诗》、《书》、《礼》、《春秋》被称为“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的“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都是“记”,而《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作品。这十三种文献中,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

    《十三经集字摹本》是古代私塾学校所用的书籍,书中不仅包含了楷书和篆书,还在第三格附加了解释,更为珍贵的是书前还附有部首检索法,方便查阅。虽然这本书被称为“集字摹本”,但它也承载了简明词典的功能。为了纠正发音,还要求塾师在学生的练习上标注出“平上去入”。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下载

    下载本作品>>>>

    提示:打开网盘下载链接后,务必保存到本机,以便高清浏览(点此开通VIP,海量作品任由下载)

    作品局部鉴赏【欣赏完整作品请下载↑】

    清代楷书十三经集字摹本《春秋礼记》,请欣赏(图1)

    相关作品

    北魏《薛伯徽墓志》,魏碑与楷书风格并存

    魏晋

    《北魏薛伯徽墓誌》该墓志尺寸为7782厘米,共刻有二十二行文字,每行满二十三字。《北魏薛伯徽墓誌》全称是《魏故使持节仪同三司车骑大将军雍秦二州刺史都昌侯元公夫人

    北周《令狐天恩墓表》,笔法日趋圆润,点画清雅俊逸

    南北朝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在这片土地上发现了大量类似的砖志(即墓表),它们通常以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形式出现,上面记录着逝者的生平事迹等重要信息。这些文字可能是用墨水书写而

    东汉隶书《封龙山颂》故宫藏初拓本

    两汉

    《封龙山颂》是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十月刊刻的一方碑刻,全称为“元氏封龙山之颂”,也被称为“封龙山碑”或简称“封龙山之颂”。这方碑刻没有留下撰书者的姓名,

    小楷敦煌写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用笔技巧娴熟

    唐代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纸本长卷,以水墨绘制,尺寸为26.5x45.8厘米,现藏于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此卷仅存部分内容,但笔法运用得当,中锋用笔技巧娴熟,水平颇高,
    Copyright © 2012-2023 小熊书画网 版权所有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 隶书 | 魏碑 | 篆书 | 书法家 | 渝ICP备2021000064号-1|联系我们